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小学学习网教学管理教学资料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家庭因素研究提纲

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家庭因素研究提纲

12-01 00:27:53 | http://www.youjiao51.com | 572 | 教学资料

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家庭因素研究提纲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一个人的品德是通过与道德有关的态度、言论以及一系列的行为举止反映出来的。小学生的品德具体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勤奋学习、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方面。品德是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有别于偶尔的、暂时性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例如,具有助人为乐品质的学生,在遇到好朋友、一般同学甚至不相识的人有困难或处于困境时,都能真诚相助,而且在学校、在回家路上、在老师在场或不在场等情况下,都以做好事为荣。如果帮助别人只限于特定的对象或特定的场合,说明尚未具备助人为乐的品质,只能说有助人的行为。
  品德不是天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政治思想制约之外,也依赖于个体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学校和家庭根据社会道德要求,施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通过学生接受社会性的教育,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并以此支配行为而实现的。
  二、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历来为心理学家,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家所重视。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互动研究的认知取向的兴起,家庭内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近十年来,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问题,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家长的人才观指家长本人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其对儿童的期望。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家长对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才观的评价,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重点。例如,崇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兴趣广泛,他们把家庭教育的重点往往更多地放在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方面。而持品德型人才观的家长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他们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教给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上。而这些,都与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换言之,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应包括社会的内容。人才,离开了一家的社会土壤,就会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情况。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无一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倾注大量的心血,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部分家庭教育现状与结果却让人忧虑。例如: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孩子的兴趣需要,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味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者某一特殊技能(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的培养、训练;有些在校生的家长现在仍然把学校里的分数看得很重,对孩子求全责备;一些家长过分娇惯溺爱自己的孩子,保护过度;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缺乏恒常性、统一性,家长自己没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孩子也不知所措;一些家长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对孩子实行严厉惩罚;如此等等。
  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了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就实质而言,问题的症结是目前这些家长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它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活动及效果。家庭教育的任务、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各种教育活动,都是依据一定的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制约家庭教育活动的方向,一切家庭教育活动都是实现家庭教育目的的过程。具有明确的家庭教育目的,家庭教育活动才会朝着预定的方向进行。家庭教育目的,不但指导着所有家庭教育活动和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使之成为自觉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而且,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活动和整个家庭教育过程的总体效果,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成败。
  家长的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各式各样:有人把子女看成是私有财产,有人强调子女本身的幸福,有人认为子女首先是国家的公民。由于对亲子关系认识的不同,家长的教养动机也不同。第一种人把儿童的成长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其动机往往出于养儿防老、光耀门庭、继承家业、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志愿;第二种人为了儿童的幸福;第三种人把其看成是人生的义务。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且最终以家长教育观念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心理积淀”,从而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以及家长培养儿童的质量。
  家长的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是密切相关的。家长的儿童发展观主要指家长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规律的认识。教子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自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的能力的认识。在家长教育观念的四方面中,这两方面占主要地位,直接反映为家长的日常教育行为。
  (二)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
  学生品德不良的出现,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
  在客观原因中,首先是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家庭环境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行为作风等无不在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少年儿童的个性品质。对品德问题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结果,反映出下列情况:1.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因此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照顾,使学生失去正常的家庭教育。2.父母教育不力,缺少正确管教子女的错误行为的原则、方法;家庭成员道德要求不一,使学生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甚至形成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的习气。3.家风不正。家庭成员行为不检点,有不良的恶习,给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不良榜样,长期潜移默化,养成不良品德。
  最后,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都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外部原因。这些外因之所以能产生消极的作用,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弱点,这些心理弱点会在不良条件影响下转化为不良品德。从学生本身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研究表明,学生的某些不良品德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所造成的。学生常常是“有错不知错”。2.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对不道德行为的憎恨之情。3.道德意志薄弱。他们不能用正确的道德意志战胜不合理的欲望。如有的学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因素而出现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等。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和磨炼,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
  此外,不良的行为习惯、接受错误的道德观点、精神上的空虚、人际关系紧张及青少年学生所具有的模仿性、幼稚性、依赖性等特点都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以及“孟母三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和传说,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性。陈鹤琴先生在长期的调查和实验研究中,发现有的家庭忽视对子女的教育,有的教育不当,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其主要弊端是:①把教育小孩子的一切任务置之不闻不问。②对孩子过份的溺爱,百依百顺,爱护备至,这是一种没有原则的爱,对小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一种损害。③代替小孩子做事,不但剥夺了小孩子发展肌肉的机会,也摧残了小孩的劳动兴趣。④打骂教育,对孩子开口即骂,动手便打,使孩子发生无谓的惊慌。⑤忽视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⑥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所以,在家里所教的与幼儿园里所学的常不能相融合,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针对这种情况,陈鹤琴先生一再强调:家庭对人的一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提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效果。”[①]他十分强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认为在人的一生中,首先接触的是家庭,孩子在父母那里学谈话,认识周围事物,其性格和行为习惯等。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他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不能替代父母,没有家庭的合作,也决不能教育得十分有效……儿童与父母相亲的爱力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于儿童的从而也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坏处。”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儿童接触社会的开始,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儿童自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感到温暖,得到抚爱,这对幼儿的感觉和情感上的发展特别重要。同时,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初基础也是在家庭中奠定的,家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切,教子成才无方,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严重后果。前几年震惊全国的夏斐事件中,就是这种棍棒教育的典型事例。还有的家长孩子过份的溺爱,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如何爱孩子,而一味娇惯、包办代替,造成目前独生子女自理能力普遍下降,阻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高尔基讲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每一位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子女,决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人和事,而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如何才能教育好子女呢?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必须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因此,他提出了一些教育原则和方法,概言之,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父母的必须以身作则。儿童的是非观念薄弱,知识与生活经验缺乏,对模仿的事不懂得选择,父母的言行无时不刻有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为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应成为儿童的楷模,“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作父母的,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孩子做好的榜样。
  2.注意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陈鹤琴先生指出,家长要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儿童得到优良的刺激和影响,应有良好的设备使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应有适宜的伙伴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选择环境支配他们的模仿,和睦的家庭,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愉快和精神满足。民主、平等的家庭易使孩子感受到自尊自信。家长对人、对生活的热情态度及敬业精神易被孩子所效仿。这种良好的精神环境,又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家长还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游戏的环境,因为游戏可以使孩子快乐、健康,可以从中获得经验、知识。父母要尽力为孩子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并鼓励独生子女与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共同游戏,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3.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施以教育。陈鹤琴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是:好游戏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等,家长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施加教育。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提出正确的行为规范要求,对孩子的正确行为和点滴进步,父母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使孩子产生向上的心理。总之,“待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姑息养*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小孩子。相反,规矩很严、事事秉承父母意志,以父母意志为意志以父母性情为性情,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此,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陈鹤琴先生既然有原则要求,又有方法指导,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学习和研究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对促进家庭教育水平,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
  ①文中引文均自北京市教科所编《陈鹤琴论幼儿教育》一书。*
  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家庭环境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
  春节晚会上“上梁与下梁”小品中的那位只知赌牌、喝酒的父亲,把家庭搞得一塌糊涂,孩子的一日三餐无人料理,生活杂乱无章……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无法安心学习,也根本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所以,要想有好的家庭教育,就必须有好的家庭环境——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为孩子后天的身心发展提供条件。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除家具、炊具、电器等,还应从有益于孩子的教育着眼,进行必要的安排,如孩子必需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学画/就得有齐备的画具、颜料;学钢琴就得购置钢琴……)等。家庭陈设要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美化效果好;家庭成员衣着要整洁大方,谈吐文雅……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舒适、愉快、温馨,他们在整洁、清新、方便的环境中,就会逐步形成爱清洁、爱劳动、做事有条理等良好的习惯。
  精神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它包括父母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实际技能,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这些无形的影响使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反映父母形象的镜子。孩子也在最初形成的思想品质、性格情感等方面直接受到父母的影响。而且,家庭成员的学习热情、工作态度、精神风貌、言谈举止、衣着打扮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和谐、美好、团结上进的人际关系也是形成良好精神环境的重要因素。
  我国优秀的滑冰运动员朱玮、朱烨兄妹俩,在冰场上滑出潇洒的轨迹,先后六次蝉联全国冠军,并摘取了亚洲比赛的金牌,这与他们所处的良好家庭环境和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他们的双亲在朱玮、朱烨幼小的心里就是良师益友。父母用自己严于律己、宽宏大度、不断求索(母亲李敏45岁时还坚持攻读大专)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兄妹俩的成长。朱裕良、李敏不仅给孩子以自然的生命,还从小注意培养孩子有强壮的体魄和好学上进、活泼乐观、勇于拼搏的精神。为了孩子的训练,老朱把长日班换成早班,每天一下班就匆匆赶回家,为兄妹俩准备点心吃,然后带他们去训练。在家里,他们是身体力行的好父母;在溜冰场上,他们是合格的“场外教练”。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父母、好家庭、好家庭教育,才有了朱玮、朱烨这两个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是家庭、父母给了他们一副肩负人生的钢筋铁骨,使他们面对趾骨骨折、门牙跌落、右眼皮划裂、肘关节部位骨折、伤口溃烂时也毫无惧色,仍然顽强地吊着上了石膏的伤臂,拖着磨出血泡的双脚,咬紧牙关去训练、去拼搏。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顽强毅力谱写出奉献给祖国和双亲的优美乐章。同样,父母为他们创造的美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学习、训练的优良条件,也为这篇乐章注上了不朽的音符。
  亲爱的为父为母们,为了下梁直,上梁必须正。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我们多给孩子一些温暖,人间就会多一些阳光;我们多给孩子一点爱心,人间就会多一份希望。
  让希望和温暖充满人间,让每个家庭的家庭教育都结出累累硕果。*
  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广大家长迫切关心的问题。许多家长求助于专家、书本和老师,渴望解答家庭教育中的一系列难题。如“要不要为孩子定向?”“孩子发展专长好不好?”“请家庭教师好不好?”“打孩子应不应该?”等等。其中“打孩子”的问题是常见又最棘手的问题。不少家长对此不置可否,不知所措,从而失去了许多教育孩子的时机。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分析,以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打孩子应该不应该?
  这是一个看似平常但却十分难解的问题。凡是为人父母几乎没有一个不遇到这一难题的。由于教育观的不同,人们常常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观点分呈,各执一词。笔者收集整理了多种观点后发现,人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该打”,一派主张“不该打”。主张“该打”的理由有四:①对于年幼无知,不明事理的孩子,耐心说教好比“对牛弹琴”,能让他刻骨铭心的只有父母的“戒尺”;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和规都具有强制性,孩子违反法规,当然要给以惩罚;③打是“规划”孩子的一种手段,“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敲打才能使孩子成才;④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小皇帝”,优越感极强,喜欢随心所欲,“打”是一种挫折教育,提醒他们,随心所欲是不行的。主张“不该打”的理由有三:①打孩子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如胆小怕事,怯懦内向等;②打孩子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强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以致于“破罐子破摔”;③打孩子实际是间接助长他们狠毒,刻薄,攻击性等负面人格,长期打骂只能打出“武林高手”。
  分析上述两派观点,不难发现,主张“打”也好,主张“不打”也罢,分歧的焦点在两个问题上“什么时候打”和“怎么打”。前者涉及“打的时机”问题,后者涉及“打的分寸”问题,二者综合起来就是“度”的问题。它说明,打孩子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把握恰当的“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当孩子具有反抗性挑战行为时,就该挨打。
  美国哲学博士,家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问题专家詹姆斯·多伯森认为:当孩子具有反抗性挑战行为即明知故犯,蛮不讲理,公然对抗,不服管教的行为时,就该挨打。多伯森博士通过举例给予了解释:如孩子明明干错了事,却拒不承认;父母让他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他硬顶着不干,父母明明白白告诉他不许干什么,他偏要超越疆界,搞一些破坏性的恶作剧;公然辱骂,嘲弄父母等。
  多伯森认为,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父母敷衍了事、掉以轻心,就等于放弃了管教孩子的责任和权力。孩子会因为你的长期纵容而不把你放在眼里,甚至会觉得你对他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从而进一步变本加厉,越发地与你对抗,不服管教。这意味着父母失去了教育子女的力量。为了维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性,必须给予必要的惩罚。
  很显然,多伯森是从维护父母权威的角度提出这一主张的。除以此外,笔者认为还有两点理由可以说明和支持多伯森的观点。
  第一,对孩子错误行为的惩罚能教会孩子明辩是非,区分美丑,提高道德判断水平。美国德育学家科尔伯格经过十几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人类道德判断等级的第一阶段,即儿童以自身或他人行为是否受到惩罚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当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时,他就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从而停止错误行为。而当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没有受到惩罚,他们就知道这种行为是对的,从而继续这些行为。这说明,当孩子具有反抗性挑战行为时,父母打他,目的在于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不该做的。这时候的打是为了引导孩子辩别是非,分清美丑。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对的,自己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混淆是非,不分美丑,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
  第二,今天的中国,独生子比率日益增高。他们大多是在一种倍受疼爱、过多满足、少有挫折的环境中长大。这样的环境使孩子充分享受爱与满足,但却剥夺了他们经受挫折的权力。结果是,孩子的优越感极强,只能适应温暖和顺利的处境,经不得半点挫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充路的爱,过多的满足是父辈们经心营造的。社会不是绝对的美好,会有很多坎坷与挫折。孩子必然要长大,走入社会。为了使孩子能够承受挫折,善于对待困难,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一定的挫折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做出反抗性挑战行为时,必要的惩罚就是一种挫折教育,这使孩子懂得,随心所欲是不行的,做错了就会有人管,生活中不仅有微笑,也有拳头。
  以上分析说明,当孩子具有反抗性挑战行为时,父母打他是应该的。它有利于维护父母权威,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道德判断水平和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那么,是不是说,只要孩子一有反抗性挑战行为就该打呢?不是的。当孩子的反抗性挑战行为是无意的,家长千万不要打。因无意的,就不是明知故犯,不具有示威和挑衅的性质。若这时打他就是冤枉他,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严重的还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敌意和仇恨。最可怕的是,孩子出于自卫和求得心理平衡,变得狠毒、刻薄和具有攻击性。而这决不是父母打孩子的初衷。
  以上我们分析了打孩子的时机。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怎样打孩子才是恰当的?”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父母一定要把握好打孩子的分寸。多数家长都明白打孩子是为了教育孩子,很少有家长想真心伤害孩子。为了使“打孩子”既达到教育孩子但又不伤害孩子的目的,掌握适当的分寸十分必要。笔者认为,适度的“分寸”是,既让孩子感到“疼痛”,又让孩子能够承受。只有感到“疼痛”,他才会受到震撼,引起思考。但又不能过重,重到孩子无法承受的程度,孩子就会设法逃避。不少孩子做错了事不回家或离家出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逃避父母的打骂。
  第二,既要打,也要爱。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使他明白,父母打你是针对你的错误行为,并不是否定你。只要你改正错误,父母还会接纳你、欢迎你。因此,一旦孩子有认错、悔改的表示,父母就要热情地张开双臂,拥抱孩子,接纳孩子。使孩子真正感到:父母依然爱我。从而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另外,这样做还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心理。因为“打”向孩子传递的是恨、否定、厌恶的情绪,过分地施加会严重刺伤孩子。只有在打的同时施予爱,才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心灵。
  总之,“打孩子”是一门艺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不打不行,滥打也不行。打轻了不起作用,打重了事与愿违。要想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家长必须把握好打孩子的时机与分寸。
  

关键字:教学资料,幼儿教学资料,英语教学资料   

影响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家庭因素研究提纲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