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雨点》书香教学随笔

12-01 00:29:20 | http://www.youjiao51.com | 277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雨点》书香教学随笔

《雨点》书香教学随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应大胆面对孩子的想象,充分挖掘“异想天开”的合理因素,使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创新。 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由此产生了重分析轻感悟、重写法指导轻读法指导、重阅读能力轻思维能力、重说教轻陶冶的痼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我认为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雨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文词优美,贴近儿童生活,打开儿童想象的大门,为其创造巨大的思维空间。这首诗歌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状态,把雨点在不同动态的自然现象写得变幻多姿,耐人寻味。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形式,让学生理解了词意,了解了常识,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  一、自主性阅读,读通课文过去,我发现有些教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做得很好,可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完就让学生汇报了,不给学生时间去自主阅读。试想,在极短的时间,学生能把课文读通吗?也只能是迎合教师的心理匆忙寻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又走进了琐碎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二、探究性阅读,读懂课文学生读通课文仅仅是第一步,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从而做到读懂课文。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和归宿,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问题提出来了,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只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逐步产生一幅幅画面,文中的语言文字材料就转化为学生思维材料了。教学时我还通过编辑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四段影片,并给影片配上声音效果,让学生自己观察影片,探究问题。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体会语言的精确。学生通过探究阅读,弄明白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呈现不同的情态,再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不断地阅读,在字斟句酌中品味、玩赏和沉淀,逐步形成语感,直至凿开顽璞,取出玉石。三、欣赏性阅读,读出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如:多么美丽的春天,多么清新的空气,小雨点一边散步,一边在谈些什么呢?该怎么读?通过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情感积淀,此时学生读起课文来才能找到感觉,读出味道。“言为心声”,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自由练读,分小组交流读,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教师要适时指导:“想一想,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想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吗?”通过点拨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如何让学生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朗读最高境界呢?教师要善于引导、诱发,不断地进行暗示,调动学生全身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进入角色。学生在精美的动画中,在优美的音乐中,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跳起来,眉飞色舞,欢呼雀跃。学生仿佛觉得自己就是小雨点,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觉,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里兴奋地奔跑,在海洋里尽情地跳跃。这样朗读课文,由我及物,加上联想、想象,学生和语言合而为一,进入了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四、创造性阅读,读出灵感语文教学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如何真正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不要认为课文已经读得有声有色,阅读教学可以到此为止了,还要对课文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学生的灵感。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情感、语感的积累,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引申运用,迁移反馈,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这是阅读的最高目标。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雨点》书香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景表演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我还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一、表演中理解词意“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词的理解,我采用了演一演的方法,直观形象。当学生将“散步”表演成跑步时,我及时组织评议:图上小雨点散步时是什么样儿?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散步时是什么样儿,学一学。学生很逼真地表演了“散步”。“奔跑”、“跳跃”学生表演得都很到位。学生在演一演中理解了词意,既符合儿童好动的特点,又增加了学习的情趣,营造了活泼欢快的教学气氛。二、表演中感知常识我播放介绍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录像资料,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象:如果现在你就是小雨点,能把你在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感受表演出来吗?一名学生自告奋勇上前来, 戴上 老师递给的雨点头饰,边演边说:池塘里的水多清呀,多静呀,我可要睡觉了。伸了个懒腰后,做出了睡觉的姿势。相继有学生在师生的合作下表演了:咦!小溪里的水叮咚叮咚地流着,好像带着我散步;呀!江河里的水匆匆地流着,好像带着我奔跑;嘿!海洋真大,我随着波浪一上一下,真像在跳舞。接着我鼓励小朋友可以站起来自由表演。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创新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因而我们教师应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展开教育,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雨点》书香教学随笔《雨点》是一首清新质朴的儿歌,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拟人化动态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雨点在不同地方不同形态,符合儿童思维特点。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简笔画和图片、以及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并联系“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拟人化动态词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教学重点是结合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等词语,培养语感,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儿歌。

一、注重唤醒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文本内容的联系。

 课始,我组织谈话,说:“小朋友们,这几天下雨了,老师来上班时,小雨点就陪伴着我,它轻轻地打在我的雨伞上,又顺着雨伞落下,好象在滑滑梯,多好玩呀!小朋友,你有没有和可爱的小雨点在一起呀?”亲切的讲述,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的记忆和生活经验,顺着老师有趣的描述,学生们也说出了对雨点对雨天的一些体会。课中,在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词语时,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生活交流出了自己的感受。如:学习“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时,我说:“小朋友去散过步吗?吃过晚饭后,小朋友们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去散散步,小朋友的小手牵着爸爸妈妈的大手,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看周围的景色,你感觉怎样?”通过老师适当的描述,学生们的思路从课文延伸到了生活,感受着“散步”的美好,理解了散步的意思。接着老师又将学生的视角从生活拉回课文,说:“现在,小雨点落进了小溪,跟着小溪水哗哗地流,就像在散步。”由此,建立起学生的直接经验与文本内容的联系。

二、指导朗读,内化文本,以激发情感。

朗读指导始终是课堂的主旋律,我的设计思路是:朗读分二步走,一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是读出理解,读出感受。“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词语中,集中了本篇课文中学生最不易接受的五个生字。因此,我设法给学生分散难点,在让学生欣赏课文动画之后,我说:“你听懂了小雨点在干些什么呀?”在语言情境氛围中,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让学生来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个生字?”通过交流,学生联系部首来初步感受词义。而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初读,借助拼音读好生字词语和课文。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我力求组织有效的教学步骤,让学生感受课文情景,内化课文情感,并通过外显的朗读手段来深化情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如说到“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我问学生:“为什么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会跳跃呢?”学生们便热烈地讨论起来,在感受到雨点的活跃后,我让学生演一演,再读一读,课文的情景一下子鲜明起来。

三、分析学情,落实双基,有效突破重难点。

生字教学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本课我将目标定位为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字义,指导书写“落”,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这个字的书写是个难点,有部分学生会将“落”字写成左右结构,因此,我在教学中重点设计了这一环节,导入部分中,在小朋友们交流了对下雨的感受之后,老师接着说:“小雨点飘飘洒洒,从天降落,”再出示“落”字 ,                                                                                                                                                                                                                                                                                                                                                                                                                                                                                                                                                                                                                                                                                                                                                                                                                                                                                                                                                                                                    

拼拼读读,落字是什么结构?小雨点落下来时,是从上到下,落字也是上下结构。我们一起来写写,教师板书示范,学生书空。通过字形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印象,以期待理想的教学效果。

 《雨点》书香教学反思

一年级  李小燕

评教评学已经过去几天了,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设计、课堂上的引导、读书、拓展等环节。要老师听完后说:“总体设计可以,但是感觉你们上课都特别累人。”是啊,我们理想中的课堂应该这样的:老师春风化雨,画龙点睛,学生学得深刻透彻而又积极主动。为什么会有今天这种局面呢?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反思自己,于是写下了小结:

《雨点》这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非常优美,富于儿童情趣的语言,让小朋友认识水的世界。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首先我认为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唤醒“读”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简洁而明快的导入能激起学生们“想读书,要读书”的欲望。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会给他们暗示和鼓励的语言。例如,用“认真读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这样的话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教学中,我不但注意对学生读书的训练,而且还引导学生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来说,这样可促进学生对句子的进一步认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语感的表达。

    二、用心去“体验”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我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悟诗歌内涵。如在引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几个关键词让学生亲自摆一摆姿势,说说自己的体会,并结合实际生活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朗读起来才会动情。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

    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也来当回小诗人”拓展说说雨点还会落在哪里?雨点还会怎么样?使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课堂再次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反思:

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入选语文书的每一篇都是绝佳的范文,怎么样从这些例子中剥取真核呢?还得从文本出发,不断地反复地品读咀嚼文章的味道,烂熟于心,再精心设计备课,同时又要注意不可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机会。

我没有很好地把握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即识字写字的教学,相反在理解上花了大工夫,还将适于发散思维的拓展训练提前拉入第一教时,挤占了识字写字背诵的时间,使课堂写字到最后匆匆而过,没有将最关键的把握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扎实有效地把握住识字写字教学是我将要努力的方向。单纯的识字教学即把生字词语集中出示,请小朋友认读,这种方法较机械、枯燥,暗自也觉得实在是不妙的教学方法,于是新奇于随课文识字这样一种有趣的教学识字方式。但是没有试过就不知道,随课文识字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教者花的功夫非比寻常,怎样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识这些词语,都要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有时就为教一个字,就要想各种方法,一种方案不行再换另一种,能将识读同步,做到不留痕迹,定然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教案,无数次的课堂实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出发点是识读同步,而往往在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识读同步,或是没有巧妙构思、操作未达到成熟的时候,就容易流于形式,只见一个花架子而已。对我来说,对识读同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还需要做更多的学习

一堂课教完,有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就好象一句说完的话却没有画上句号一样,那么课堂教学中的这个句号就可以说是巩固复习的环节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忽视了巩固复习的环节,而不适当地进行还不成熟的拓展训练,反画蛇添足,本末倒置了。巩固复习其实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作业,它是一种总结,更是一种提炼和运用,方法更要求多样灵活,那么即使是复习已学的内容也会是其乐无穷的。真诚地希望各位姐妹们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字: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大全   教学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