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学习网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随笔要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

要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

07-10 03:48:59 | http://www.youjiao51.com | 483 |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要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

  
  在感受课改春风温暖吹拂的同时,不时地感觉到脸庞上有种干涩的滋味,这种滋味让人很不舒服,使人感到诧异。我以为,新课程教学我们宁要真实的缺陷,也不要虚假的完美。
  思考一:刻意多样≠创意新颖
  如今的课堂不像过去只注重课本上的内容,忽略学生的创新性言语。课堂更注意从学生的本位出发、从儿童的思想出发来设计和考虑问题,摒弃了过去的“最优化”教学,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些最简便的方法、最标准的说法,都已经不提了。但这个理念并不是告诉我们“糊里糊涂也是真”。有些教师在上课时为了提倡“多样化”思想,让学生多方面地说、写、思,却忽略了学生的所说、所写、所思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一味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导致学生误以为只要是找到了答案就是对的,这是很不可取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从多方面去思考,还要让学生清楚走哪条路最近,难道非要让每个学生都走上一大圈才到达终点就是好的吗?我们鼓励创新,但反对刻意制造所谓的新意。
  思考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课堂是动态的,偶然性与突发性是必然的,特别是在和谐的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会不断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集体中能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课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小组讨论学习。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相互交流,只不过做做表面文章而已。前桌的同学转到后桌将课文读一遍给对方听,对方回敬一遍,就草草了事。更认真些就是反复“表演”几遍,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有表面工夫,没有合作学习的实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思考三:资料丰富≠知识内化
  事物或现象总有它利与弊的两面,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与课改相“匹配”的形式化的教学,搜集资料是常见的一种。搜集资料对于汇集知识点,巩固、归纳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来说,是很快捷的方式。网络使用的方便令许多教师对“搜集资料”这种方式情有独钟。他们往往是电脑“嗒嗒……”一打、打印机“刷刷……”一印、课堂上“吧吧……”一读,在一片赞扬声后,“资料”被弃之不用,请问,丰富的资料有多少被学生消化和吸收了?
  公开课上,大多数教师可能会这样做:搜集资料——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学生有没有将资料上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有没有与新知识相结合,教师一概不理。更有甚者,对于“搜集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只用一两分钟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连看都还没来得及看就结束了。如此“搜集资料”成了一种美丽的摆设。笔者认为,如果能加上“理解反馈”,在课内(或课外)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许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样也许更能发挥所搜集资料的作用。
  思考四:气氛活跃≠知识引领
  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已经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一面镜子,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知识的启蒙的同时,也折射出自我行为的优劣。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样板,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因此,教师言行的随意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位教师讲授二年级数学“可能性”时,就因为对自由发挥把握失度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偏差。课堂教学中针对“可能性”出现了“到图书馆借书”的问题,学生产生疑惑后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询问旁听的女校长。“导”到此可谓是妙不可言,女校长也微笑陈辞。但此时教师却还沾沾自喜于这一举措,言语“洒脱”,手舞足蹈。由于引导不当,结果学生由“询问”转变成了“质问”,“借书”的“可能性”是解决了,可是“尊重他人”的品德教育却丢了。所以,气氛活跃并非随心所欲,盲目引领更不可取,要让学生明白门在哪儿?路在哪儿?鱼在四哪儿?渔在明哪儿?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五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要真实的缺陷,不要虚假的完美相关的文章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