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以读为本 读思结合—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赏析

以读为本 读思结合—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赏析

12-01 00:29:20 | http://www.youjiao51.com | 318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以读为本 读思结合—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赏析

以读为本 读思结合—于永正老师《第一次抱母亲》课堂教学赏析
山东省泗水县柘沟镇中心小学 孔祥爱 王国强
 偌大的曲阜剧院座无虚席,来自四面八方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参加了曲阜市的“新课程小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了苏教版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与会教师无不被于老师浑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无穷的教学魅力、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所倾倒、所折服。究其原因,便不难发现:以读为本,读思结合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于老师在指导读书方面的独到见地,着实让我们过了一把“读书”瘾。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真谛。一堂课如果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不能算是真正的语文课。这些观点早已被专家、学者们所倡导,也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认同。但是,应该怎样读?采取什么方式读?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成熟的模式。听了于老师的这堂课,我们或许会从中找到答案。
一、“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
停顿应该属于读书技巧(读书技巧指的是读书时的语气、语速和语调,还有停顿、节奏和重音等等)的范畴,它包括每句话之间的停顿,每个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还包括课题与正文之间的停顿(后一种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
于老师非常重视读书技巧的指导,特别是停顿的指导。在上课伊始的齐读课题时,于老师就反复指导学生要把课题读得像说话那样自然,速度适中。检查读书情况时,于老师找五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下面是老师指导第一个学生读书的教学实录:
生:十三,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打断学生)停下来。听我说,十三,可以不读,如果要读,就读成“第十三课”。咱不读,上来就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要停一会儿,再读正文。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板书:思考)要让人家思考,自己也要思考一下。然后换个语气读正文。这样读——(师拿起书进行示范)第一次抱母亲。(有意在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一会儿)母亲病了……这样读,给别人、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
师:有进步!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儿。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题目与正文之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我提示一下,句号要停顿。为什么要停顿?因为一句话说完了,要想。记住: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往下读。
生:“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该生把“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如果像你那样把“都”读得很响,“转身”的后边应该加个顿号,“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说明母亲只是“转身”和“下床”吃力,其他活动还不困难。而书上没有这个顿号,文章的本意是说母亲连“转身”和“下床”这样的小动作都不能做了。(示范两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跟着读。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面对第一个学生)你也读一遍。
生:“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会读了,大家像他一样再读一遍。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
在后面的读书中,老师有多次强调:每个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长一些,要给自己、给听者留出思考的时间。
由此可见,于老师对读书技巧的指导真可谓煞费苦心。每个停顿,每个重音,每个语气,老师都手把手地教,一句一句地练。特别是老师多次强调的“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的饱含哲理的话,更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每读完一句话,一段话,都要停下来想一想“写了什么”。于是,“读书”和“思考”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崔峦老师曾说过:“‘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如今,在语文课堂像这样“傻读”“呆读”“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却比比皆是。这是多么值得深思的呀!
二、“用两只眼睛读书”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字的背后,也就是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用两只眼睛读书”的理论,有助于纠正当前“呆读”“傻读”“有口无心”的读书现状,它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多问个“为什么”,教育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于老师就是指导学生“用两只眼睛读书”的楷模。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学习课文第二段,当学生读到“重担”一词时)
师:刚才我说了,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请你想一想,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她担的是什么?
生:这个重担包含着生活。母亲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弟姐妹养大,真不容易啊!
师:对,生活的重担。仅仅是养育儿女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繁重的家务劳动。
师:家务的重担。还有吗?
生:还有关心的重担。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课文中说“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母亲很关心我们,舍不得让我们干重活。
师:对呀,关心的重担。还有吗?
生:家的重担。母亲既要照料孩子,又要照管好家,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忙。担子太重了!
师:说得多好呀!这就叫“用两只眼睛读书”。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时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多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不仅是重点的词句要看到背后隐藏着的涵义,就连小小的标点符号,于老师也不放过。请看下面一个片断。
(学习第三段,当学生读到“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时)
师:大家看到了吗?这句话一连用了两个问号。(板书:??)从这两个问号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母亲很谦虚,她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不值一提。
生:母亲认为,所有的母亲都应该这样。
生:这里说明母亲的胸怀。
师:母亲的胸怀怎样?
生:母亲的胸怀很博大。
师:体会得不错!用个成语说,就是“虚怀若谷”(板书:虚怀若谷)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母亲的爱。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母亲的胸怀是最博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是人的胸怀。我说,是母亲的胸怀。
小小的标点符号的背后,竟然隐含着这么丰富的寓意!“用两只眼睛读书”果然能把课文读懂,读透彻,读出“微言大意”。
三、“读书就是煮书”
对于“煮书”,于老师有精辟的论述。范读完课文,于老师说:“同学们,古人把‘读书’称为‘煮书’。(板书:煮书)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反复读。‘好书不厌百回读’嘛!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读出味道来,用心去体会,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解释完“煮书”,于老师接着说:“刚才我听你们朗读,对我有一层打击。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读了两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我想,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也一定有打击,一定会想到自己,于老师哪些地方比我读得好。我想都是这样的,互相学习,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好好地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好,开始。”
正如杨再隋教授说的那样:“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以及言外之意。”在这两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于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指导学生读书上,而且针对每一遍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第一遍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课后的拼音。第二遍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第三遍读,读出味道,读出感情。第四遍读,读出言外之意,读出语言文字的寓意,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下面是于老师在指导学生“煮书”中教学“翻山越岭”时的几个片断。
(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师:于老师写一个字,看谁认识,大家都不要读。看我写。(师板书生字:越)认识的举手,请你来读。
生:这个字念“yuè”。
师:一起读。(生齐读)它在文章中组成了一个什么词?
生:翻山越岭。
师:对。“越”在这里当什么讲?猜。
生:“越”在这个词中是“越过”的意思。
师:越过、跨过的意思。“翻山越岭”连起来怎么讲啊?
生:走过很多的路。
生: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
师:说的好。这是字面的意思。……
在这里,于老师指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此时老师并没有往深处挖掘,因为这毕竟是在初读课文后,教学时机尚未成熟。过早挖掘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会造成阅读的障碍。再说,此时学生也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于老师的“这是字面的意思”一句话,为后面的深层次理解做了铺垫,为下面的“煮书”埋下了伏笔。
在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了“重担”一词后,于老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再来体会“翻山越岭”的涵义,教学取得了异彩纷呈的效果。请看实录。
师: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这个词“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生:指的是生活的艰辛。
师:生活很艰辛。还有吗?
生:指的是抚养子女很不容易。
师:抚养孩子的确不易。还有吗?
生:指的是照料家庭的困难。
师:困难真的不少。
生:指的是母亲走过的坎坷的人生路。
师:你懂得真多,“坎坷”一词用得好。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感情。把书立起来,一起轻声把第二段读一读。
生:(小声读第二段)
师:当你们边读边想像的时候,已经在脑海中出现母亲带领她的孩子所走过的艰难的道路。
这一环节的设计,没有一点儿教师斧凿的痕迹,没有一点儿说教的成分,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只有“用两只眼睛读书”的基础,才有“好书不厌百回读” 的“煮书”。
四、“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果说“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 “用两只眼睛读书” , “读书就是煮书”强调的是读与思融合的问题,那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便可以说是读与思的结晶,是读书的方法和习惯的问题。田本娜教授强调,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用手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圈点批划,摘记,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上课伊始,学生自由读课文。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对于学生读书中好的方法和习惯及时表扬。当发现有个女同学边读边画还作了批注时,老师高兴地询问这个同学的名字,并立即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班:“同学们,她在读书时手中一直拿着钢笔,边读边画下重点的词句,还在旁边写下了自己的想法。这就叫‘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她学习。”在于老师的倡导下,同学们都拿起了笔。
后面的教学中,于老师更是身体力行,为同学们做出了表率。
(即将下课时,于老师拿出一个笔记本)
师:同学们,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段话。你们想听听吗?
生:(齐答)想!
师:第一句话是我引用的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一句诗。你们猜到了吗?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对,就是这句。(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得再多,也难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恩泽啊!(把诗句后的句号改为叹号)齐读一遍。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得很有感情)
师:我的第二段话是:《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别人的年迈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去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于老师读完,台上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我相信,你们也一定有话想说,有话要说。像老师这样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生:(个个跃跃欲试)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于老师身先士卒的做法,使得全班同学人人效仿。“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定会让学生受益终身!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又怎能无话可说呢?

总之,“以读为本,读思结合”使于老师的这两节课焕发了勃勃的生命活力。读书是思考的载体,思考是读书的灵魂。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才会看到“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个性的激情弘扬,生命活力随之奔涌而出,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和心灵对话,使课堂活动真正成为人生中共同的美好记忆,成为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周一贯语)

关键字: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小学语文课堂实录大全   教学 课堂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