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幼教无忧网小学学习网小学语文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就《李广射虎》的教学设想浅谈阅读课的引问教学

就《李广射虎》的教学设想浅谈阅读课的引问教学

12-01 00:29:20 | http://www.youjiao51.com | 751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就《李广射虎》的教学设想浅谈阅读课的引问教学

因问而读,绘就课堂一路好风景—就《李广射虎》的教学设想浅谈阅读课的引问教学

 

扬州市沙口小学 周鸿斌

摘要:提问,作为引领阅读、引发对话的主要手段,在阅读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多不可或缺。新课程理念下,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阅读实践的引问教学有其规律可循。揭示课题,在情境中及时引发发散性提问;初读感知,就整体内容适当进行疏理性提问;深读感悟,针对重难点精心组织探究性提问;总结延伸,让拓展性提问引领学生走向阅读实践。引问教学,因问而读,绘就语文阅读课堂一路好风景!

关键词:发散性提问  疏理性提问  探究性提问  拓展性提问

自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学习者共识。汉代学者刘开说得好:“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善思必先善问。学如此,教亦如此也。就阅读教学而言,提问,作为引领阅读、引发对话的主要手段,在阅读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多不可或缺。而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深读感悟、总结拓展等几个环节。新课程理念下,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阅读实践的每一环节的引问教学有其规律可循。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

《李广射虎》是新课标苏教版第六册的第八课。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及自信沉勇。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关于“飞将军”的传奇,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了帮助。

    一、揭示课题,在情境中及时引发发散性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在学生初步阅读思考的预习基础上,课堂导入揭题这一环节的提问,就是通过引发发散性提问。我们的导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初步的探求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把握此时的良机,提问的重点自然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认知和情绪冲突,引发学生的探求动机。

《李广射虎》一课可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水浒”人物“小李广”花荣的故事情境导入,引发学生读题后提出“李广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射虎?”“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射虎的?”“他是怎样射虎的?”“李广射虎的结果怎么样?”等与叙事性课题自然相关联的发散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阅读铺设了台阶,此时又成了孩子们自己关心,急于解决的问题,激发了主动性。

    二、初读感知,就整体内容适当进行疏理性提问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具有良好的提问习惯,就能随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产生追求问题答案的欲望,从而驱使他们开展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获得成功的快感。学生在预习和初读甚至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基础性问题的易感知的答案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读中思、读中问、读中答都亦已成为学生分内事。在这种主体意识下,老师应让学生作基础性问题的初步阐述,以交流和反馈他们对课文的一般感知,引导学生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好准备。为此,在这个环节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疏理性提问教学。

例如,教学《李广射虎》一文,在初读感知课文时,可要求学生就李广身份射虎时间,射虎地点射虎原因,射虎结果作出一般性理答。在此基础上,教者可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1)卢纶是什么人?(2)卢纶写的诗是什么内容?什么意思?(3)诗中文中写李广是怎样射虎的?(4)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还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定向阅读,可以又快又好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走入文章重点,走向李广人格世界。

    三、深读感悟,针对重难点精心组织探究性提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中段阅读教学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当阅读教学进行到“精读感悟”这一环节的时候,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课文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所品析感悟,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为此,这一环节的教学,理应设计一些或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阅读对话。

例如,教学《李广射虎》一文,在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可以抓住这些要素设计或引发相应的问题并相机展开教学。

(1)抓住关键词句,引发对探究问题,感悟“神勇无比”。当学生读到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抓住关键词“飞将军”和“神勇无比”,启发学生直觉理解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提问: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飞将军”?他是个怎样“神勇无比”的“飞将军”?进而引导学生潜心读悟,对话交流,抓住文中“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惊呆了”“深深地扎进”、“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等关键词句进行读、说、演,感受李广的“神勇无比”的飞将军形象。

(2)抓住故事悬念,引发探究问题,感悟“自信沉勇”。当学生在多媒体营造月光幽暗,风吹草响的深林情境和体验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心理体验和李广此时表现的悬念,引发出“李广为什么不怕,为什么射虎?”的探究性提问;通过故事中“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悬念,引发出“李广为什么等到‘平明’才去‘寻白羽’?”的探究性提问。在此基础上,适当交流师生查阅到的有关李广的资料,充分感悟这位“飞将军“自信沉勇”的形象。

(3)抓住文中标点,引发探究性提问,感悟引号妙用。在学生诗文对照,领略了故事情节和故事意思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介绍揭示引号的作用,引导学生提出“课文中多次出现了引号,有什么作用呢?”的探究性提问。通过讨论,学生对“文包诗”的文体,对写声音渲染故事情境,突出李广的神勇无比等引号的妙用有了一定的感悟。

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提问,既可以引领他们在自我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地进行开放性对话,深化和丰富对文本的感悟,又可以在这样自主互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深入思考,主动感悟、互动对话、合作提高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仅读懂了《塞下曲》的诗意,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而且还领悟到了引号的用法和表达效果。由此可见,在深读感悟环节,精心设计并引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探究价值的提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四、总结延伸,让拓展性提问引领学生走向阅读实践

传统的课堂,常常循着“无疑——生疑——解疑——无疑”的流程组织教学,当课堂进行到总结环节时,所有预设的问题似乎已全部解决,学生已经全部学会,以追求一种封闭性的教学质量观。而开放性教学质量观要求我们,应坚定不移地为发现而教,为创造而学。阅读教学自然更当如此。因此,在“总结拓展”这一教学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联想,联系文本背景和生活实际拓展思维,就本节课学习历程畅叙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力的提升。为此,在这个教学环节里,一般可设计一些发散性的提问。

例如,在《李广射虎》教学的最后环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学到这儿,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李广这位“飞将军”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其它古诗中还会有哪些名人的故事?卢纶为什么要写《塞下曲》?还写了哪些诗?进而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去搜索,去关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价值所在,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激发,培养起对历史、对古诗、对英雄任务人物的探究兴趣,引发更广泛更持久的阅读实践,受到更多的语言滋养和人文陶冶,同事培养了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谓一举多得矣!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的提问,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新课程理念照耀下的语文教学,充满工具性和人文性张力的语文课堂,最能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生活、融入学生生命的阅读教学,当然义不容辞了。

但愿,引问教学,因问而读,绘就语文阅读课堂一路好风景!

 
 


 

关键字: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大全   教学

我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