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类 板报设计 教学管理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 小学美音体教学

《秋天》教学设计(汇报课) 林卫萍

12-01 00:29:20 | http://www.youjiao51.com | 365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教学设计(汇报课) 林卫萍

《秋天》教学设计(汇报课) 林卫萍 


深圳市松泉中学   欧阳明慧

一、           小游戏导入(5′)

游戏:展示一句不完整的诗歌,请学生填所缺的词。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小结:通过学习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来掌握这种阅读方法——细品语言。

二、           正音(3′)

1、检查预习,请同学们把容易读错的字找出来并注音。

2、齐读课文。

三、           品味第一段(8′)

1、对比品味。(饱食、稻香、栖息[来到、走进、降临;停留、栖息])

2、总结细品词语的作用

A、想画面   B、悟感情   C、明技巧 

3、给这一幅画面取个标题。

4、再读第一段。(请一个学生)

四、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的方法来品味第二节。(6′)

1、品味(先自己在书上划线品味再与同学讨论、交流)

(a、游戏的是谁?b、从哪儿看出来是在游戏?“景语即情语”c、为什么上节是“栖息”,这节是

“游戏”?d、总结:渔翁之意不在鱼,而在于享受秋天丰收过后的闲适。)

2、给这一幅画面取个标题。

3、朗读(请一同学)

五、           第三节诗(4′)

1、把第三节的细品留成作业

2、细品“梦寐”( “梦寐”给牧羊女眼中的景色蒙上了朦胧的色彩,源自她朦胧的心情。她的心

里有什么故事?)

3、给这一幅画面取个标题。

4、朗读。(请女同学齐读)

六、           总结(3′)

1、诗歌的每节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请问作者用什么贯穿

起了三幅画面?(对秋天充满喜爱的情感)

2、齐读课文(配乐)

七、           延伸(8′)

在写作上也要懂得遣词炼句。

1、学做小诗人,发挥想象,把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展示课件,小组讨论)(4′)

2、朗读自己的作品(3′)

3、展示小诗人的作品。(1′)

八、           作业(自助餐)(1′)

从中自选两个题目完成作业:
1、背诵并抄写《秋天》,把这首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细品词语,谈谈《秋天》第三节诗歌中词语运用的妙处。

3、将《秋天》中你最喜欢的一节改为一篇优美的小散文。

4、为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一首小诗。

九、           总结:(2′)

 

教学反思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这首诗写得很美好很纯净,像世外桃源;诗不长,仅

三节。虽很精粹,却容量大,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

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

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鉴于此,我便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体会诗歌优美意境,品

味文中优美词句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时数为一课时。在这堂课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

高,学习投入,讨论认真,探究深入,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并且自主,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几次

小高潮。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一、注意导语的连接作用,直击教学重点。

我用一个小练习入课:请同学们为一句不完整的诗歌补充词语。“自在飞花轻似    ,无边丝雨细

如    。”目的是通过推敲比较,让学生领略品味诗歌语言之趣、之美。

这个小练习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大家细细揣度,都大胆说出自己的妙想。这样,导语在课堂

上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把我将针对这首教学的重点“细品语言”和学生的实际感受连接起来。对于

学生而言,目标明确,而且过渡自然。

二、由表及里,推敲语言。

    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

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

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

所以我在“一斑”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

 我再次把一节不完整的诗歌展示给学生,这是《秋天》一诗的第一节,其中每一句话均被我抽掉了

一个关键性的词语。把“动过手术”的单薄的诗歌和原诗相对比,把缺失的词语反复体会,融入自

己的想象和感受,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品析诗歌语言对于入景、入情地感知诗歌非常重要。

三、学以至用,及时巩固。

如果说第一节诗歌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品读诗歌的话,那么后面的环节则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主

来完成。教师在第一节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引导学生逐渐明确了品读语言的一些方法,那么剩下的

两节诗歌则可以交给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自主体味了。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全班交流的方式,学生

们独立地完成了对下两节诗歌的品读,老师在一旁起到的只是友情援助,适时点拨的作用。

    品味推敲诗歌的语言不但可以用于诗歌的赏析上,也可以运用于诗歌的写作当中。因此在“读

诗”、“品诗”的环节之后,我又设置了一个“写诗”的环节。我第三次给学生展示了又一首不完

整的诗歌。请大家在结合上下文营造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细细推敲之后,把诗句填写完整。学生

们通仔细斟酌,反复修改,最后完成的作品颇有让人眼前一亮之处。

我认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以至用,是使理论运用于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练来熟练

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反馈形式,老师可以马上从学生的练习中了解他们方法掌握的程度,及时予

以调整和帮助。

品诗的方法诸多,但我认为一课一得,在一堂课上能够引导学生明确一种品诗写诗的方法,也是可

以给他们带来一些切实可行的帮助的。而且诗歌强调主观感受,品味语言的作用不是单一的,它也

可以帮助读诗人逐渐养成体验美、发现美的习惯。诗歌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所以我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的个性皆能得到张扬。

陶行知说:“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所以,我希望当学生学习了《秋天》这个“点”之后,应

该能掌握一种赏析诗歌的方法,能主动地去阅读并能较深刻地理解现代诗歌。一节课的结束并不等

于一个“。”,而应该是更多的“?”和“……”,它可以把我和我的学生们引向更广袤的语文天

地!

关键字: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大全   教学

我来评论